大师佳构+瓷器经典+全球首创大理国夜场,云南典藏秋拍上硬菜

 拍賣資訊     |     来源  联拍在线    |    2023-08-22 11:13

11月27日,云南典藏将迎来了二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推出《“大理国”之夜(夜场)》、《耕云雅集·翰墨古今—中国书画》、《翰墨芳华—中国书画》、《会心处—雅玩》、《耕云雅集·逸古—瓷器珍玩专场》、《耕云雅集·集古—古董雅玩》、《文珍长物—明清瓷杂》、《寻臻映怀—瓷器、杂项、工艺品》八大专场,1867件拍品,重磅云集!

 

本次庆典拍卖会书画部分汇集了齐白石、李可染、陆严少等大师佳构,瓷器更是呈献了永乐官窑的经典之作青花一把莲纹盘、康熙正寿之宝御制矾红彩绘《群仙贺寿图》碗等“硬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是次拍卖推出了一个全球首创夜场——大理国之夜,集中上拍十多件古代大理国的佛教艺术珍品,每一件都堪称是大理国佛教艺术标准件,这在拍卖史上是首次,以后也很难再现。

 

精品一览

 

Lot 119  齐白石 水墨螃蟹图

规格:104 × 33.5 cm

拍品估价:800,000 - 1,200,000 人民币

纸本 立轴。

款识:八十八岁白石老人。戊子秋,客京华。

印鉴:白石。

来源:1、美国 skinner 拍卖;

2、1995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261号。

 

Lot 131  李可染 牧牛

规格:68 × 36 cm

拍品估价:800,000 - 1,200,000 人民币

件数:1件。

拍卖专场:翰墨古今。

形式:镜心。

 

Lot 209  冯超然 松溪渔隐

规格:103 × 50 cm

拍品估价:200,000 - 300,000 人民币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仿黄鹤山中樵者,于嵩山草堂。辛未嘉平月。晋陵冯超然。

印鉴:冯超然、丹青不知老将至。

出版:《近现代中国书画名家—冯超然》P121上海书画出版社。

简介:冯超然(1882—1954),名迥,字超然,以字行,号涤舸,别署嵩山居士,晚号慎得,江苏常州人。早年精仕女,晚年专攻山水,工行草篆隶,偶刻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在上海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Lot 252  何海霞 华岳清秋

规格:138 × 69 cm

拍品估价:650,000-900,000 人民币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华岳清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莱公赞华山句。书香先生法正。壬戌立秋后作。何海霞。

印鉴:何氏、何瀛、海霞、亦可居、以造化为师。

简介:何海霞(1908—1998),北京人,满族,原名何瀛,擅长中国画。1934 年拜张大千为师,1936 年曾与齐白石、于非音、张大千举办四人作品联展;山水入古而化,融合水墨丹青,颇得大千秘奥;构图能迭出新意;和赵望云、石鲁合誉为“陕西三杰”,共同创立“长安画派”。

 

Lot 615  董诰 书法七言联

规格:172 × 37.5 cm × 2

拍品估价:50,000-150,000 人民币

绢本 对联。

款识:雨轩观察年世老先生雅鉴,董诰。

钤印:董诰之印(白文) 蔗林(朱文) 。

收藏印:燕氏逢春珍藏(朱文) 。

引首印:风流儒□亦吾师(白文)。

注:乾隆三十年会试探花,殿试传胪。

作者简介:董诰(1740-1818),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点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嘉庆朝官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钦赐“紫禁城骑马”。精书法,善绘画,更通晓军事。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董诰卒于嘉庆二十三年,终年七十九岁,嘉庆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Lot 643  陆俨少 黄山松云图

规格:68 × 38.5 cm

拍品估价:600,000-1,200,000 人民币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克威同志正,陆俨少画。

题跋:恩师陆俨少先生黄山松云图真迹。癸巳五月明权敬题。

钤印:俨少(白文)穆如馆(朱文) 沈明权印(白文)。

作者简介: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历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云水为其绝诣。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之一,最具个人风格的山水画家,现代“海上画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李可染并称“南陆北李”。

上款简介:张克威(1916-1993),曾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南京药学院院长,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亦是著名收藏家。

跋者简介:沈明权(1947- ),浙江杭州人。师从陆俨少,并为其关门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杭州市美术评审委员,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书画鉴定专家。

说明:“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自古游黄山,师黄山,画黄山的大家不胜枚举。本幅构图布局陡壑密林,迫塞满纸,长松拔地,危峰穿天,而石磴穿插,飞泉洒落,与无心出岫之白云缭绕,似乎只有幽人逸士相与往还,顿觉“隔断红尘三千丈,流水声中听白云”的诗境如在目前,山石之勾勒皴擦,树木之点刷离披,苔点用抽象的大混点,远山勾画后染色等等,虽无具体纪年但已具陆氏之最典型最成熟的面貌。

出版:《陆俨少书画集》【续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5年。

 

Lot 723  明空白期  青花道教人物梅瓶

规格:H:32 cm

拍品估价:200,000-300,000 人民币

来源:海外回流。

参阅:天津博物馆精品系列图集《天津博物馆藏瓷》185 页。

说明: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近三十年,正值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低落的时期,迄今还未发现署有确切记年款识的官窑瓷器,被称为明代陶瓷史上的空白期。至于空白期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朝庭下令禁烧,形成“正统初罢”的状况,其后朝又三令五申禁建民窑私烧各种彩瓷,是这一时期瓷器罕见的主要原因。正统时期为空白期的开始,文献记载这一时期所禁为民窑的私造,却应有大量官窑遗存。此件梅瓶,圆唇口,短直颈,丰肩,斜直腹,平砂底,造型与宣德晚期梅瓶形制极其相似,釉层肥厚滋润,釉面匀净,为明代早期釉面的普遍特征。青花色泽鲜艳,有铁锈斑呈现,又与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料呈色有所区别。青花所绘人物飘逸,云纹卷曲,特征突出。底为细砂底,并有火石红现象。此梅瓶品相完好,存世于今,弥足珍贵。

 

Lot 726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盘

规格:D:34 cm

拍品估价:2,000,000-3,500,000 人民币

来源:香港资深藏家旧藏。

参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册第 105 页,图 83、84;

香港保利 2016 春季拍卖会 lot3039;

广州华艺 2017 春季拍卖会 lot1109;

北京保利 2018 秋季拍卖会 lot5354。

说明:青花一束莲纹盘为永乐官窑瓷器的经典之作,其胎釉精良,描绘精致,属于同类尺幅较大者。内外壁装饰缠枝四季花卉纹,勾画婉转流畅,盘心则绘莲花、莲蓬、茨菰、浮苹共八枝,以锦带束之,故有“一束莲”之称。其布局疏密有致,画工细腻雅致,莲花柔美风姿,尽在笔端,青花一色秾美苍妍,流露出浓厚的笔墨趣味。底部无釉,胎质细密。

“一束莲”纹饰似为永乐大盘所专用,1994 年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永乐堆积层曾出土一件相似的作品,但均没发现其它器型有之,与传世品情况一致。宣德时期署款御瓷中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束莲纹花口盘”中心装饰“一束莲”纹,器型葵口分为十瓣状,内外壁分绘十组折枝花卉纹,后世雍乾二帝对永宣青花心仪不已,曾不遗余力加以仿制,其中此式盘摹制极多,然构图远逊原作,后仿者将“一束莲”纹设计为左右对称式,规整呆板,笔道纤弱,工致有余而古意不足,缺乏永乐时期自然豪迈的气韵。永乐时期作为我国青花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青花瓷在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影响深远。本件拍品为永乐青花同类器物中之上佳者,且保存极为完好,十分难得。

 

Lot 727  清乾隆   粉彩描金婴戏图盖盒

规格:D:10.9 cm

拍品估价:800,000-1,500,000 人民币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著录:田路周一著东京出版《清代乃瓷器》昭和五十一年(公元 1976 年)版,图版 43 号。

来源:纽约苏富比 1980 年 3 月 21 日春拍 lot359 号。

参阅:《清康雍乾名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页 152,图 126。

说明:此盒造型小巧,体呈海棠形,带盖。盖面以粉彩绘婴戏图,人物神态生动,衣褶飘逸自然,笔触细腻流畅,布局疏朗;边饰卷草纹,显富丽堂皇;盒盖内壁均施松石绿釉,施彩均匀,釉面纯净。底部施金彩,以篆书模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整器之装饰布局采用中国画式的散点透视手法构图,其中儿童的描绘遵循粉彩传统人物勾描技巧,即讲全身比例,“行七、坐五、跑四、盘三半”,又可体现“孩童无腰”之身段特有特征。在周遭景物线描当中沿用了中国工笔划的技巧,运用线条的浓淡、刚柔、虚实、粗细、轻重来表达客观景物的情趣,以线写形,以形写神。近景远景层次丰富,处处如在画中,为乾隆期文房珍品。

本件拍品出自日本著名中国陶瓷器的研究家田路周一旧藏。

 

Lot 835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开光四季平安大天球瓶

规格:H:58.5 cm

拍品估价:450,000-600,000 人民币

来源:云南仁恒 2005 年春拍 Lot829。

说明:直口,长颈,鼓腹,圈足。口部青花饰一圈织锦纹,弦纹以下饰一圈如意云头纹,颈部开两光,肩部釉里红饰一圈织锦纹,弦纹以下亦饰一圈如意云头纹,肩部釉里红织锦用八个夔龙间开,其下又开四光,分绘四季花,分别为春竹、夏荷、秋菊、冬梅,寓意四季平安。圈足处以菊瓣纹环绕。 青花釉里红发色艳丽纯正,纹饰流畅,技法自然古朴。器形硕大规整,胎质白细,釉色莹润,气魄宏大,寓意吉祥。

 

Lot 868  明永乐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

规格:D:37.3 cm

拍品估价:4,000,000-6,500,000 人民币

来源:上海老藏家户出。

参阅:2006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Lot1313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成交价 6,952,000;

2008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Lot2245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成交价 7,220,000;

2014 年北京保利秋拍 Lot7419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成交价 7,820,000;

2018 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Lot0110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成交价 7,560,000;

2018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Lot2904 青花海水葡萄纹折沿盘,成交价 8,740,000。

说明:青花葡萄纹,属永乐瓷最经典之纹饰,并见证景德镇青花烧造之一日千里。永乐一朝,不仅制瓷技术与风格大幅跃升,御制官瓷亦不再仅为内廷所用,也成为君主用于促进贸易或外交之利器。永乐帝力求扩张疆域,曾多次遣使疆外。御窑烧制青花瓷,得朝廷严密监督,以求成品至臻,无民窑得以接近其水平,确保官窑瓷器至高无上之地位。永乐青花葡萄纹折沿盘,盘心绘藤生三串葡萄,丰美欲滴,盘壁或直或作瓜棱式,盘沿顺圆或花口。此件拍品瓷胎端正,釉色润泽,青花纹饰艳丽耀人,色深处见苏麻泥青特有之深浓铁斑,属早明青花瓷之特点,添青花层次,倍受后朝钦慕。

清宫旧藏一件同纹折沿盘,现藏北京故宫,刊于耿宝昌编,《故宫博物馆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 年,卷 2,图版 135,同录一件菱花口盘,图版 133。

上海博物馆藏一例,载于陆明华,《明代官害瓷器》,上海,2007 年,图版 1-16;1908 年,慈禧太后赏赐一盘予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罗伯特·赫德爵士,1966 年 12 月 13 日售于伦敦苏富比,编号 79。

永乐帝登基后,重拾洪武时期一度中断与帖木儿帝国沙哈鲁皇朝之频繁交流,其中青花瓷常作为珍贵赏赐。类同纹饰瓷盘,曾供奉于阿德比尔圣庙,现藏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刊于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Shrine》,华盛顿,1956 年,图版 37-9,及三杉隆敏,《中近东の中国磁器》,香港,1981 年,卷 3,图版 A40-42。

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宫殿博物馆亦藏同类青花盘,载于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Istanbul》,伦敦,1986 年,卷 2,图版 605、606。还有一盘,铭有印度莫卧儿皇帝沙贾汉(1,593-1666年),纪年 1,643-4 年,曾为布伦戴奇旧藏,现存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录于《The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Selected Works》,三藩市,1994 年,106 页,1964 年 3 月 24 日售于伦敦苏富比,编号 96。

参考瑞典皇室收藏一件相似纹饰青花盘,现藏斯德哥尔 摩东亚博物馆,载于《Oriental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 8,东京,1982 年,图版 213,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有二盘,其一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录于,同上,卷 6,图版 74,另一盘于 1974 年 7 月 8 日售于伦敦苏富比,编号 190。

玫茵堂珍藏一例,刊于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卷 4,2010 年,图版 1,638,2012 年 4 月 4 曰售于香港苏富比,编号 21。

葡萄纹样,因其果主要生长于中亚地区,遂较为罕见于中国艺术品。唐代因丝绸之路通达,中西往来频繁,中原遂见有葡萄纹饰,却如昙花一现。元时,中国与西域贸易、文化交互,纽带再连,时至明永乐,葡萄图案甚是流行。

 

Lot 1667  明  龙泉窑螭龙钮吊钟

规格:H:10 cm

拍品估价:30,000-60,000 人民币

附:藏家早年于新加坡购物发票。

说明:龙泉窑以厚釉青瓷着称,鼎盛于南宋,延续至元明,明代龙泉窑产品甚多,并有一批制作精良的产品流传于世。钟作覆杯状,钟钮为兽形。通体施龙泉釉。钟为古代乐器,此钟的造型和纹饰均仿制青铜钟的样式,为难得的陈设雅玩佳器。

 

Lot 1871  清  祁阳石刻亭台山水插屏

规格:26.5 × 19 cm

拍品估价:35,000-50,000 人民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 2015 秋 lot367。

 

Lot 3010  清康熙御制矾红彩绘《群仙贺寿图》大碗

规格:H:17 cm

拍品估价:1,000,000 ~ 1,2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康熙皇帝迎来六十大寿,为了这个意义非凡的万寿节,宫廷内外均竭力筹备,于此之前一年,郎廷极榷陶江西,精心制作一批寓意吉祥,质量上乘的瓷器上供御用。《陶雅》有载「仁庙六旬万寿,所制瓷品颇多。盘碟盏。花鸟虫鱼。几于无美不备。」

该碗釉质温润细腻,胎体轻巧细薄,人物绘画细致入微,由此可窥康熙御瓷品格之一二。此碗诚为一代名品,藏家攸攸以求,晚清之时已声价不菲,《陶雅》·卷上赞叹「康熙官窑彩,上画过海八仙,而并无海水,面目秀异,身纹灵活,乃价康窑画手,非后世所及。吕派有一弟子,捧画立吕旁,俗呼柳树精,顶上生柳枝,殊怪特也。又有一鹤一鹿,鹿旁立一童子,鹿前一女,当是麻姑。后一翁脑绝巨,当是南极老人。

 

Lot 3054  十世纪至十一世纪 大理国五股金刚杵

规格:H:21 cm

拍品估价:700,000 ~ 900,000 人民币

质地:合金铜。

大理国太祖段思平于公元年立国称帝,在位期间,广修佛寺,铸造万尊。大理国政治中心地处洱海,但是其疆域包含今天四川、西藏、贵州、缅甸、老挝部分地区,处在一个南亚次大陆与中原交界的位置,其地理位置正是佛教传播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大理国时期多位帝王都禅位为僧,一心精修佛法,正是由于有皇家势力的推崇,提倡在家僧制,故佛教在大理国极为盛行,其信众发心制作的各造像和法器极为精良。大理国时期的法器也是这佛法昌盛时代展现,其形制之秘、材质之精、为同时代不可多得之精品。大理寺崇圣寺地宫所出之金刚杵,为同世之最,从其法器细节来看,较为深刻件五股杵为典型大理早期法器,体量硕大,中股硕壮,收尖的曲线弧度较大,八瓣莲台莲瓣肥美,其形制与崇圣寺金刚杵几乎一致,此杵更多了一圈立体感极强的祥云纹饰。此杵莲台上置四摩羯,摩羯幻化为龙形,怒目圆睁,獠牙修长锐利,鬣发舒展刻画细腻,其形精壮干练,自摩羯口中伸出的四股爪饱满有力,爪尖和中杵相离,而股爪下勾则与中股离芯相接,正中置独股,中杵饱满雄壮,且棱角分明,劲道十足,其韵较之馆藏犹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具特点是中段俯卧式双层莲瓣,饱满的花瓣中间开衩舒展开来,具有典型的世纪盛唐佛造像莲台时代特征,(采图来自金申先生编著海外及港台藏历代造像一书第页十世纪大理国造像其中的莲瓣及第页盛唐时期造像莲台) 由于存放条件极佳 (高级别法物通常由佛塔地宫所藏) ,此杵品相极为完美,只有一层浅绿色铜锈覆盖,大部分呈乌黑色黑漆古,包浆生美熟润,入手沉重,从部分露铜之处可见铜质精美,整体采用早期的合金铜铸造,其色为中黄略带青黑,其选材还延续了世纪高级别法器制作的法度。此杵古拙简约,风格鲜明,其造型所代表的金刚杵无坚不摧的劲力是整个佛法所要求的灵魂,所有的摩羯、 莲瓣着重刻画应有的细节, 从总体上用最朴实简约的外形来展现佛法的力量, 金刚不摧。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中提到:「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弦促轸。

 

Lot 3055 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大理国地藏王菩萨像

规格:H:30.5 cm

拍品估价:1,400,000 ~ 1,600,000 人民币

质地:合金铜。

在佛教造像历史中,宋、金、辽、大理国这两百年,也就是世纪,各地区造型较易混淆,然而大多仍以宋代之中原风格为依归。虽然宋朝强国环伺,国力式微,但辽、金等国亦信奉佛教,因此,即便是远在西南地区的大理,也都深受到来自中原的佛教文化所滋养,而出现近似于宋代风格的造型。佛像之制作地区不易分辨的情况,因六七十年代逐渐有许多国外博物馆合并研究而改善,对于宋代、金代、辽代或大理等造像已有清楚的识别标准。在目前国内外公私收藏中,大理地区的金铜造像多以阿嵯耶观音、立姿观音比较常见,地藏王菩萨这一题材可谓是大理国佛教中经典但却非常稀有。

地藏王菩萨为八大菩萨之一,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悲愿深厚,曾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常在地狱救度众生。在八大菩萨中,地藏王菩萨常以比丘相岀现,造像中的地藏菩萨也大多数是比丘打扮。

 

Lot  3056 十一世纪大理国合金铜阿弥陀佛像

规格:25.4cm

拍品估价:1,800,000 ~ 2,000,000 人民币

质地:合金铜。

大理国(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五代至宋元时期,以白族先民为政治首领,境内盛行佛教。佛教在大理国不仅被推崇为国教,更因皇室信奉佛教,全民兴佛。大理国前后有代国王,国王中曾有九位国王禅位出家,而一般民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分老壮,手不释佛珠。因此有「佛国」和「妙香国」的美誉。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叶榆指的即是大理,此诗充分地描述了当时佛教的盛况。当时流行的佛教主要有显教和密教,而密教尤为盛行。密教源于我国中原和西藏地区,经过与云南地方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当地文化色彩的佛教派别阿吒力教,俗称「滇密」或「白密」。大理国佛教造像艺术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造型风格和艺术形式。